什么是修行?

入世即是修行。百度百科中對修行是這樣定義的:修行是一個過程,通過修正言行意,符合特定風格的生活方式,以期達到一種理想的境界,人生即是一場修行。修行,即一刻接一刻的覺察情感、思想、言語、行動、念頭。我的理解是:端己身,修己道,明己志,正己形。

修行者自古有之,儒家善修性,養(yǎng)浩然之氣;道家講究順應(yīng)天道,修己道,完善自我;釋家專修心,只求本心通透即可享大自在。不同的教義有不同的修行方法,但從根源上講,它依舊是修己身,均需入世歷練方可修成。

入世修行便意味著你就要沾染滾滾紅塵。人世間不僅有美好,亦會有三千煩惱。只不過,世事的不幸永遠不是你辜負生活的借口。人打自娘胎里出來你就開始了漫長的一生,你的修行也就在此刻開始,伴隨著的便是種種不幸會不期而至地出現(xiàn)在你的生命里,但這一切都不該是你放棄生活、仇視生活的原因。因為人的成長本身就是一種修行,而成長的基礎(chǔ)本就是建立在自身的閱歷之上。故此,入世者修行必定不會一帆風順。

光鮮的社會背后便是赤裸裸的社會現(xiàn)實。而在你生活的現(xiàn)實世界里不僅嚴格遵循著森林法則,在此之上還有著一條更高的準則:強者死,更強者生。若你是弱者,不止會淘汰,甚至可能渣滓都不剩一丁點。入世修行便意味著要與萬物相爭,與天爭,與地搶,和人斗。這一切就決定了你一旦加入就永遠不能停下來,因為停下就意味著出局,而出局的代價太昂貴,你承受不起。

入世修行者因所處環(huán)境、時代背景、人際關(guān)系、家庭教育、社會經(jīng)歷再加上本身性格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(jié)果便是每個人的修行路均不盡相同。即便是同一個問題,在不同的時間段也不一定會做出一模一樣的選擇。沒有完全相同的修行者,自然就沒有完全相同的修行軌跡。盡管如此,但每個人之間因為社會關(guān)系的存在必然會產(chǎn)生交集,而這些交集的結(jié)果便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關(guān)系網(wǎng)絡(luò)。這些關(guān)系網(wǎng)絡(luò)的存在將每個人的修行軌跡鏈接起來,故正應(yīng)了這句古話:“以銅為鏡可正衣冠,以人為鏡可知得失,以古為鏡可知興衰”。

入世修行,通俗講就是做一個普通人,以己身感悟己心?v觀人這一生,從呱呱墜地開始,3、4年后即上幼兒園,這個時候的我們還什么都不知道,之后的九年義務(wù)教育,便是對一個人的觀念的形成便是個催化作用,高中生活大致性格便已基本定型,大學之后便是對自身的思想積淀,增加自己的修養(yǎng)厚重感。入世修行者便要真正達到三十而立,既是要立功、立言、立己身。修行的道路本一直在不住的向前進行。

入世即是修行,修的是身,修的是心,修的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