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別山深處的將軍故居
印象中,但凡名人故居,都會有些讓人憑吊、瞻仰的物件或陳設,讓人可以穿越時空去感知。而王樹聲將軍的故居,卻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王樹聲將軍的故居位于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(zhèn)石槽沖村,從外面看,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村邊院落,大門邊有石刻標識,門是關閉的。我疑惑地咨詢過路村民,他們指著大門說:“隨便進吧,里面有人。”
推開門,一位穿著雨鞋的老人樂呵呵地迎上來,我們卻不敢再往里走了。顯然,這里是正在居住的人家,普通的農(nóng)家小院,左右各三間平房,分別是廚房、雜物間、糧倉等,正面也是三間房,正中大間是會客的堂屋,兩側為臥室。院子里面晾著衣服,墻邊堆放著農(nóng)活工具,屋檐下臥了一只黃狗。小院里面干干凈凈,滿是生活氣息,怎么看也不像一個可供游人參觀的故居。
我們問:“這是王樹聲將軍的老房子嗎?”老人連連點頭:“是啊,進來吧1大家有些不好意思地說:“下雨呢,會踩臟。崩先思倚呛堑卣f:“沒關系,來吧1這時,旁邊走出來一位精神矍鑠的瘦小老太太,有點怯生似地倚在柱子旁,沖我們笑笑。
堂屋居中是個柜子,湖北人一般稱之為“神龕”。旁邊還有兩張小桌,都隨意地擺放著一些書籍和照片,仿佛上學的孩子沒有收拾的書桌一樣。仔細看看,都是關于黃麻起義、乘馬鎮(zhèn)革命史、紅四方面軍以及王樹聲將軍的,書籍已然老舊了,還有部分掉頁,數(shù)量也不是太多,帶著發(fā)黃的歲月,安靜地躺在那里。
桌上有幾個相框,不規(guī)則地夾著一些照片,老人告訴我們,他爺爺是王樹聲將軍的大哥。這些照片里的人都是這個大家族里面的,其中有自己的父母,當然還有王樹聲將軍本人及其子女。
我們被一個裝有并排8張照片的相框吸引,拿起來看,發(fā)現(xiàn)好幾張照片上都只是畫像,被拍成同樣的照片大小,分上下兩排拼在一起,原來這是將軍兄妹8人的照片。王樹聲將軍一門英烈,前赴后繼投身革命,先后犧牲了13位親人,所以后世沒有太多資料留存。聽老人講罷,我們唏噓不已,老人告訴我們:“黃麻地區(qū)的革命烈士太多了!毕雭硪彩牵瑢④娝诘某笋R鎮(zhèn)先后走出來了26位將軍,這個數(shù)字的背后有多少長眠于綠水青山的先烈忠魂。
聽在此地工作的朋友說,黃麻革命老區(qū)的烈士太多了,所以很多鎮(zhèn)、村都設有紀念館、紀念碑之類,而且都是在最好的地段,除了老區(qū)人民對革命的感情,我想,也是因為各家各戶都有親人的鮮血在里面的緣故吧。
我們和老人攀談,了解到他是退休回鄉(xiāng)的職工,已經(jīng)70多歲了。因為兒孫輩都出去打工了,兩個老人就幫忙照看一下老宅子。除了退休金,他們自己種田,還有一個小菜園,生活自給自足。旁邊的小屋里,還有沒打完的一堆麥穗。同行的朋友問他們:“既然是故居,為什么不多展示一些與將軍有關的資料或者物件呢?”老人回答說:“國家的紀念館里面都有資料,家里就不弄了!闭勗掗g,大黃狗慢悠悠地走過來,臥在老人腳下。
與老人告辭后,我們一行人從王樹聲將軍的故居出來。在門口,老人指著隔壁人家說:“這也是(故居),二爺(王樹聲將軍二哥)的后人在里面。”只見那門關著,也沒有標識,我們就沒再打擾。
環(huán)視小村,感覺并不大,地勢卻依山傍水,很幽靜。房屋背后的大別山上,長滿了郁郁蔥蔥的竹子,沖天而起。門前是村民們自己夯出來的一個小稻場,再前面是條潺潺小河。
和別人家有點區(qū)別的是,王樹聲將軍故居門前有一棵大樹,蔭翳蔽日,我們好奇地問:“這樹多少年了?應該是棵‘紅軍樹’吧?”老人“哦”了一聲,又繼續(xù)說:“這樹才40多年,不是那個時候種的!蔽覀冇行┦涞嘏ゎ^看,瘦小的老太太正在院里打掃我們踩臟了的地面。
歷史在無聲地遠離,我們試圖去捕捉它的痕跡,觸摸那個真實年代里的永久的記憶。如今,硝煙早已散去,在這大別山的深處,在那個小小的村落里,我們終于有機會循著歷史的肌理向時光深處探去,撥開重重迷霧,似乎觸摸到了民族的脊梁。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所轉載內(nèi)容之原創(chuàng)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。
鐵路資訊
- 農(nóng)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:09
- 這一年,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:09
- 京張“四電”通過初驗08:08
- 鐵路新裝備拉動“公轉鐵”08:07
- 推進安全生產(chǎn)整治有新招08:06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