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首頁 > 鐵路文藝

難忘修筑共青團鐵路的歲月

2019-02-28 08:36:48來源:用戶投稿作者:鐵路乘客

1959年5月25日,我們山東省蒼山縣層山鄉(xiāng)山后村的7個小伙子以支邊青年的名義被鐵路部門招收。那天,我們從棗莊乘火車到煙臺,再乘船到大連,在大連又坐上悶罐車,經(jīng)過幾天的輾轉(zhuǎn)到達哈爾濱鐵路局管內(nèi)的阿城。我和7名老鄉(xiāng)都被分配在鐵路工程線橋一分隊,從此便開始了鐵路工程建設(shè)工作。

1960年3月25日,我們線橋一分隊來到新修筑的共青團鐵路湯林線做收尾工作。我們在烏伊嶺站下車后,先是搭帳篷,由我們自己到山上砍樹搭建。一頂帳篷內(nèi)要住40人,床是用小松木桿搭起的大通鋪。

山區(qū)的春天還是很冷的,帳篷里燒的是用大油桶改裝的火爐子,燒的都是我們在山上砍伐的枯死樹木。晚上燒起爐子來,帳篷里還是很熱的,但到了后半夜,帳篷里就涼下來了。當年正是缺糧的年月,我們吃的是玉米面、高粱米、白菜湯和咸菜,每天晚上都吃苞米子粥。我們經(jīng)常到附近的田里去找秋糧,撿到的并不多,那年月,糧食很金貴。由于營養(yǎng)不良,很多人的身體出現(xiàn)浮腫等癥狀。盡管生活條件艱苦,但我們的工作熱情是很高的,主要負責鋪設(shè)整修烏伊嶺站的站線,每天扛枕木、抬鋼軌、打道釘。

剛開始扛枕木時,有人搭肩,后來為了搶進度,我們干脆自己扛。由于我們沒有經(jīng)驗,很不熟練,還有人摔倒過。后來,我們專門向老工人請教方法:先將枕木立起,把枕木靠在右肩上,雙手抱住枕木,雙腿微彎;再用右膝蓋向前拱枕木,同時,雙手用力向上一舉,枕木扛在肩上,顛顛小跑?敢惶煺砟,肩膀都壓腫了,但沒有一個人喊累叫苦的。

我們抬的鋼軌是43公斤/米型,12.5米長,6個人抬,2個人一副杠,1根軌500多公斤,6個人抬著踉踉蹌蹌。董工長對大伙說:“這活兒這么干要窩工,得想點兒辦法。”他想了一下說:“要不就找個人喊號子,調(diào)動一下情緒,統(tǒng)一行動,或許能好。”老趙師傅說:“我看行!倍らL說:“那我就喊了,你領(lǐng)著大伙回應(yīng)我!薄昂茫崩馅w師傅干脆地答應(yīng)。董工長就把大家全叫到一起說:“這回咱們4個組一起來,跟著我的號子走,我喊一句,大伙兒跟一句,我的號子要是慢了,大伙就跟著接‘哎咳喲隘,我的號子要是快了,就接‘嘿喲’。”老工人都喊過,一說即成,大家練了兩遍,就正式開始了。

來到要抬的鋼軌前,我們把卡子夾好,就聽董工長喊。他是陜西人,操著一口陜西腔喊“同志們呢”,大家跟著就一句“哎咳喲氨。董工長又一聲“扛上肩哪”,大家又“哎咳喲氨,然后就都把杠子抬了起來。接著,董工長和大家就一句接一句地喊起來,“挺呀么挺起腰氨“哎咳喲氨“往呀么往前走氨“哎咳喲氨。別說,這樣干起來,竟然出乎意料地整齊,胸中的悶氣全都喊出去了,渾身上下輕松了不少。董工長還隨機應(yīng)變,遇到什么情況就提醒什么,中間有石頭,他就喊“看腳下呀,慢著走啊,別讓石頭咬了手氨,到達地點又喊“到跟前兒呀,邁小步啊,站穩(wěn)腳跟慢著落呀”,遇有上坡就喊“慢慢走啊,上陡坡呀,穩(wěn)穩(wěn)當當踩腳窩呀”。沒啥特殊情況,他就隨便喊些鼓勵的話“加把勁啊,別停歇呀,晚上回家把燒酒喝呀”,有時,還夾雜著一些表揚、批評甚至逗趣的話。直到最后一句,“同志們啊,真不錯呀,完成任務(wù)樂呵呵氨,一天工作圓滿完成。

收工會上,董工長總結(jié)一天的工作,張口就來一聲“同志們呢”,大家異口同聲“哎咳喲氨,然后就都哈哈大笑起來,忘記了一天的勞累。

鋼軌抬完了,開始打道釘,班長在前面掐好軌距,我們在后面補道釘,開始不會打,打得道釘歪、仰、趴、斜,不過師傅指導兩天后,我們就學會了“三錘一花”。打道釘震得虎口都裂了,睡一宿覺兩只胳膊都抬不起來,但大家搖一搖胳臂照樣干。

經(jīng)過4個多月的艱苦施工,我們不僅完成了烏伊嶺站內(nèi)的線路鋪設(shè)任務(wù),而且完成了烏伊嶺至湯旺河至新青區(qū)間30多公里線路的補修工作。

我1964年初來到哈爾濱工務(wù)段,一晃50多年過去了,但修筑共青團鐵路的那段歲月一直難以忘懷。

張強明 口述 王樹元 整理
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所轉(zhuǎn)載內(nèi)容之原創(chuàng)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。
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場。

鐵路資訊

鐵路風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