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下二妞之前,我和婆婆沒有共同生活過,彼此是“熟悉的陌生人”。她出生并成長在秦嶺腹地的漢中盆地,生活和工作于新疆天山腳下。我則是喝著洞庭湖以南的湘江水、聽著石鼓書院“子曰詩云”長大的湘妹子,無辣不歡,無書不喜,隨著先生工作的變動,小家定在北京。

婆婆和公公常年“躬耕”于西北邊陲的鐵路建設(shè),相扶相伴,歷經(jīng)半世紀人生風雨。公公猝然離世后,婆婆的世界頓時黯然失色。至今,還記得那個午后,北京西站,我和先生抱著襁褓中的二妞迎來了形單影只的婆婆。彼時春光燦爛,婆婆的面容卻盛滿悲戚和滄桑。時光流轉(zhuǎn),婆婆的心情逐漸明朗,可是新的問題開始出現(xiàn)。首先是生活方面,無論是飲食習慣還是孩子養(yǎng)育方式,甚至講話方式,我們小心翼翼地適應著對方,彼此身心疲累。再就是精神層面,婆婆身邊沒有朋友,平日做些針線活來打發(fā)閑暇時光,精神上難免空虛寂寞。如何讓婆婆真正快樂起來呢?我和先生毫無頭緒,直至有一天發(fā)現(xiàn)婆婆原來竟也是個“書迷”。

大妞的老師推薦孩子們閱讀《穆斯林的葬禮》,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這本書隨著大妞的“位移”,在家里的書桌、餐桌、茶幾,甚至廁所洗臉池的臺面上反復出現(xiàn),最后它爬上了婆婆的床頭柜。西北生活的經(jīng)歷讓婆婆對穆斯林的習俗有部分了解,因此她很快沉浸到書中的世界,作者清新流暢的筆觸、三代人的命運沉浮,尤其是“月”“玉”兩條線索貫穿起時空交錯的傳奇故事,讓婆婆感嘆不已。

看到婆婆如此癡迷讀書,我向她推薦了《平凡的世界》。這部書被我奉為“勵志圣經(jīng)”,每當覺得自己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我就會翻開它好好讀上一遍,重新獲取前進的勇氣和力量。推薦這本書還有個重要的原因,作者路遙和婆婆同為陜西人,我深信那些發(fā)生在黃土高原上的悲歡離合,一定能喚起婆婆的情感共鳴。果然,婆婆才讀了一小部分,就忍不住用鄉(xiāng)音笑著說:“你們聽啊,‘娃’‘女子’‘跟集’,老家人就是這樣說的呀!贝撕,我們晚餐時的討論話題,從梁君璧、梁冰玉姐妹的憂傷與哀愁悄悄地過渡到了孫少安、孫少平兄弟的堅忍和倔強。

由于擁有閱讀這個共同的愛好,我和婆婆越來越心意相通,無拘無束地談天說地。她向我們講述過往的點滴,有我先生的成長趣事、有艱難年代里一家人不離不棄的相守、有與公公游歷四方的見聞……動情處還是會潸然淚下,但已不再執(zhí)念舊時光的悲傷。在我們的鼓勵下,她走出家門,和公園里的老人朋友們放聲歌唱、翩躚起舞,參加社區(qū)剪紙、編織等各種活動,快樂地融入新生活。

梁曉聲曾說他心中有兩個故鄉(xiāng),“一是有父母親人在的東北大雜院,一是由萬千書本堆積成的精神王國,每個人不能忘了故土,也應該有另一個故鄉(xiāng)!睘榱似牌判哪畹墓释,我們?nèi)遗阒牌呕氐疥兾鳎ど蠈じ谩?/p>

滄桑的老屋、斑駁的墻面、古樸的漢江渡口……在婆婆生活過的土地上,我們輕聲吟誦“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”,探幽尋訪《詩經(jīng)》里的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,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”,靜靜感受《大秦帝國》里原野吹來的古風。夕陽半落,新月初升,微風拂過白發(fā)、青絲,我想,此時此刻,婆婆的兩個故鄉(xiāng)都得到了豐盈和充實,孩子們也在婆婆的精神故鄉(xiāng)里、在追尋祖輩足跡的旅途中學會了飲水思源、仁善厚德的道理,并將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。

供職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運輸及經(jīng)濟研究所)